首页 > AI教程资讯 >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2025-07-25万象ai

一出奥特曼在 OpenAI“来去之间”的戏码,以回归暂告一段落。

过程很抓马,吃瓜群众很激动,当然了,最开心的还得是微软。

不仅因为这出“闹剧”无论怎么发展,都是微软稳赢,还因为背后潜藏着一个更大的瓜 ——

大模型的最大利益获得者,居然还是微软这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老牌玩家。

比如 Stable Diffusion 和 Midjourney 争先恐后迭代卷上天,但凭借 AI 作图赚得盆满钵满的,其实是 Adobe。

年初至今,Adobe 美股市值涨了 1000 + 亿美元,已经不知不觉创造了 90.58% 的涨幅;而 OpenAI 最大股东、发布一系列 AI Copilot 产品的微软,涨幅同样达到令人瞩目的 55.93%。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△Firefly Image 2 更新后效果,图源 Adobe

无论 Adobe 还是微软,均依托 AIGC 新功能揽获了不少关注度。

相比之下,创业公司开始面临落地难题:

OpenAI 尚未实现盈利;做出 Stable Diffusion 的明星创业公司 Stability AI,被曝身陷营收困境,近期又有高管因版权问题离职……

为什么 Adobe、微软这些看似传统的公司,却在 AIGC 2.0 时代完成了一轮“反杀”,率先从新技术中获利?

表面来看,这些公司只是借助 AIGC 技术风口更新了一波自己的产品。

但实际上,它们掌握着产品从技术落地到市场匹配最关键的一环 ——

场景。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要是生成提示词中强调“背面”等其他场景,也能准确改变模特的姿势: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至于图生图能力,还要更进一步,不管是在海报里给商品换背景: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还是要替换掉一张海报的模特: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对 Alivia 来说,更是秒秒钟胜任的小 case。

而且广告主可以根据品牌调性,自我定义所需海报的风格、样式,在这样的基础上,AIGC 生成所需的海报,简直是手到擒来: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要是遇上海报无法 hold 住的营销场景,还能用上视频编辑器的能力,分分钟制作一条快闪视频推到你面前,并且可以是包含数字人形象的那种: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基于 Alivia 打下的大模型能力基础,帷幄推出了一系列 AI 产品,最最核心的,有这几个:

SpaceSight / 数智空间,应用于数字化线下门店运营;

Harbor / 内容营销中心,应用于数字化内容营销;

Echo / 绘声,应用于数字化语音服务;

Cast / 开播,应用于数字化直播间运营。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解释得再直白一些,就是每个人接触到的内容,都是自己看得懂的、感兴趣的,从而提高营销转化率。

要实现这个想法,除了从线上(直播间)和线下(门店)对用户喜好数据日积月累,还离不开内容营销中台 Harbor。

Harbor 把各种各样的数据,包括直播时候收集的话术、话术的好坏,或是门店不同区域的客流量、留客率等,统统收集并整理。

当帷幄用大模型的数据总结能力,结合内容生成能力梳理和呈现了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,再喂给大模型,会发生什么呢?

事实就是,拥有帷幄的每一个运营 or 销售,干活都能贼灵光(doge),老板要的商品数据对比,分分钟就能手到擒来。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一个平台,用好了大模型数据总结和内容生成的能力,并提供给每一个需要的客户,所产生的影响现在已经能被直接接触和感知到。

不仅仅是“能用”而已。更进一步的,AIGC 已经形成了一种“放大器效应”:

通常意义上的市场营销,就是用技术帮客户扩大流量和转化率;现在有了 AIGC 的帮忙,这件事只会变得更快捷、更低价、更高效。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但是,人人皆可用 AI 与大模型的现在,旧公司和新创企似乎在技术的推动下,站在了同一条赛跑线上。为什么获利更猛的,反而是 Adobe、帷幄这样的老牌参赛选手?其中是否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?

带着好奇心,我们联系上帷幄创始人兼 CEO 叶生晅,和他聊了聊帷幄在 AIGC 场景中的定位,对 AIGC 这一行业的看法,以及 AIGC 会对各行各业的玩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。

谁在收割 AIGC 技术红利?

叶生晅硕士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计算与神经系统专业,曾在 Facebook 从事数据科学类工作,随后回国进入数字营销行业,创办 Whale 帷幄。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这四类玩家究竟谁能收割最终的技术红利?

叶生晅的看法是:

创业公司收割不了最终的技术红利。

以 OpenAI 为例,这类公司虽然能依靠技术创新打出自身价值、快速实现破圈,甚至以一己之力带动整个 AIGC 技术生态圈发展壮大;

但最终大模型这样的底层技术,仍旧需要算力、数据和场景支撑,因此最终还是会被微软这样的云厂商收割。

但进一步来看,能收割技术红利的场景玩家,也绝非仅仅依靠场景本身、即已经过市场验证的产品。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叶生晅认为,主要还有两方面的标准。

一方面,这些公司要有能挖掘出 AIGC 技术利用价值的能力,从场景理解不同用户对于算法的不同需求。

以图像生成为例,虽然这类经典算法类型有限,然而对于不同场景的客户而言,需求的算法细节其实存在极大区别。

例如,对于家居行业而言,能否在生成家具时,完美且合理地构造出设计细节,就必须在垂直领域中去不断打磨算法,才能让它成为“内行设计师”: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因此,无论是哪个领域,AIGC 技术实际应用的途径也会有所不同,如何利用合适的技术给自身场景带来最大的技术加持,是场景玩家需要去思考的问题。

另一方面,公司自身也得有技术实力,才能快速在新一波 AIGC 浪潮来临时及时跟进,将技术带来的价值最大化落地到场景中去。

叶生晅表示,帷幄作为一个技术公司,也会继承 Facebook 的开源文化,主动拥抱开源、贡献开源,投入到 AIGC 技术研究中去。

例如帷幄也有在 Stable Diffusion 等不少 AI 开源社区做出贡献,参与了各种项目的跟进,这和产品的发展不仅并不矛盾,反而是相辅相成的。

量子位:AIGC 创业公司还没盈利,微软 Adobe 已赚得盆满钵满

当然,无论是哪一类玩家,最终都还是要从当下和未来及时判断 AIGC 的风向,并选择合适的落地思路。

毕竟针对 AIGC 技术本身,依旧有人抱持谨慎的态度,认为它有吹捧过度的嫌疑,现有 AI 生成能力并非完美,距离直接可用还有一定距离。

对于 AIGC 当前的技术发展进度、未来是否值得投入,叶生晅给出了这样的总结:

技术本身的发展进步不会被阻挡,正如 AGI 不应该是一个目标、技术评判标准,而应该是一条成就终端客户需求的路径。

至于判断一项技术是否值得投入,最终还是要回归三点指标,即技术落地是否真正有用、市场规模是否够大(例如对口型翻译就不算一个大市场)、客户是否愿意买单。

因此,不用等待某个节点的到来,而是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场景、把握好技术路径,才能在群雄逐鹿的争夺战中收割最终的技术红利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量子位 (ID:QbitAI),作者:衡宇 萧箫

声明: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学习分享之

5095
894

同类推荐更多

有哪些稳定的海外影视网站推荐

有哪些稳定的海外影视网站推荐

最火的AI教程资讯

2025-01-07

有哪些稳定的海外影视网站推荐_映技派,专注ai人工智能!,在寻找免费的影视网站时,有许多优秀稳定的海外影视网站可以选择,以下是一些针对海外观众推荐的影视网站,适合观看电影和电视剧。